银光集团“一厂两线”示范推进“人机黑”建设
导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锚定2023年“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专项任务目标,落实兵器工业集团“1+5”战略战略,建机制、配资源、重实效,加快建设步伐。
将DNT生产线建成“黑灯工厂”;完成两条黑灯示范线建设;实现150人退出危险作业场所,8个危险作业场所和11个危险作业岗位人员全部退到后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锚定2023年“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专项任务目标,落实兵器工业集团“1+5”战略战略,建机制、配资源、重实效,加快建设步伐。
DNT生产线自控中心
挂图作战抓“六定”,落实有力度
在2022年“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专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银光集团积极打造示范样板,持续推动自主创新,打破专业技术壁垒,加强多学科交流合作,协同推进工艺技术改造升级。
企业落实“定场所、定人数、定岗位、定方式、定时间、定责任”要求,制定任务清单和作战路线图。将同类技术进行合并归类,形成技术攻关作战表,推动同类工序工艺设备技术的标准化,加快成果推广应用。
“领导在一线指挥、管理人员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的“一线工作法”,压紧压实了银光集团各级领导干部在“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专项任务中的责任。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则,每人负责一条生产线或工序,深入任务现场靠前指挥,以上率下加快推进本质化安全度提升。企业成立专业小组研究推进工作,及时解决问题,按图督战。
打造样板示范线,工艺更精确
按照无人化目标设计建设的DNT生产线,是银光集团今年将要建成的首个“黑灯工厂”。企业通过标杆引领、示范推广,带动各生产线加快产品技术、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全面升级。
在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联锁系统(SIS)、仪表先进控制系统(APC)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GDS)等四大系统的加持下,DNT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异常情况及时报警、联锁和保护,保证了工艺、质量控制的稳定性和安全运行。该生产线除在线近红外分析检测技术需验证外,其他工序均实现无人化。
银光集团下决心对产能产线进行革命性改造,坚持高标准谋划和推进“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建设,今年额外增加重点项目生产线与高氯酸铵生产线黑灯示范线建设任务。企业充分借鉴航天、医药等行业先进的智能化制造技术,结合产品和工艺特点进行改造应用。
东方公司生产线
重点项目生产线引入146套设备在线监测自诊断装置,代替人工巡检;自主设计研制自动加晶种设备,消除了晶种人工称量、人工加料问题,实现加晶种过程的自动化、无人化;将一体机的平底盘升级优化为球形底盘,实现自动出料和自动清洗;针对人工清掏处理沉淀槽中的废料问题,利用拉袋式离心机实现废料自动清掏;采用近红外在线检测系统,在现场安装传感器,对乌醋液、铵硝液等物料组分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实现质量参数远程实时监测。与此同时,随着生产线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管理水平提升,银光集团吃透变化,通过前端原料精准控制与工艺操作细化量化,陆续取消了粗品水分、熔点等冗余的工序检测,生产工艺更加科学、更加精确、更加安全。新高氯酸铵生产线黑灯示范线建设涉及自动转运、在线分析、自动巡检等方面改造,正在加紧实施。
劳动强度降下来,操作更安全
银光集团总结、提炼首个“黑灯工厂”和两条黑灯示范线建设中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推广应用到其它生产线,集智攻关,加强验证,突破难点,危险作业场所逐步由“人盯人”向“少人、无人”转变,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重点项目生产线
化工二厂粉体泵远程控制安全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实现粉体泵运行期间现场无人化,增加粉体泵运行过程安全联锁、温度与流量检测,防止粉碎岗位可能存在物料断流、降温水断流等安全隐患;化工三厂包装岗位转运方式安全改造项目, 通过加工转运槽车、配套改造连接工艺排送风筒、更新送风口风闸,减少了两次出料、装料操作,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理化检测中心应用自动化筛分技术代替人工筛分,实现水筛法粒度分析岗位2人退到后台;东方公司化工一厂实施自动包装改造,实现20人退出危险作业场所;可赛公司氯碱生产线通过增加液氯槽车,减少液氯钢瓶充装,实现7人退出危险作业场所;红光公司苯二胺生产线完成包装自动化改造,2名员工退到控制室操作。
(谭顺兰报道)